数传集团最新动态
6月2日,由中国版权协会主办的远集坊第五十四期——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版权问题研讨在京举办。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主持了本次活动,数传集团CEO施其明受邀做客此次活动,并作主旨发言。
阎晓宏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是目前社会的焦点和热点话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智能产业、智能经济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驱动力量,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整合多学科力量,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社会问题研究,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伦理道德。”阎晓宏说,本次远集坊,是对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落实,希望通过研讨,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相关版权问题深化认识,凝聚共识,共同推动版权产业发展。
施其明作主旨发言
数传集团CEO施其明结合人工智能在数传集团发展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谈了他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版权价值的看法。他表示,当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正展现出巨大的版权商业价值,成为数字内容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驱动力。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颠覆了由专业团队主导的PGC与由用户生产内容的UGC模式,实现了人与机器的协同内容生产。在内容生产活动中,它承担了信息挖掘、素材调用、复刻编辑等基础性机械劳动,彻底解放了人力资源,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满足海量个性化需求。同时,它能突破人类认知水平、知识结构、想象能力的限制,创新内容生产的流程与范式,为更具创意的内容、更加多样化的传播方式提供了可能性。他认为,提早布局这个版权市场,在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版权定义清晰化之后,可以形成巨大的经济效益。他希望能够通过版权收益,鼓励和激发人们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进行高质量训练,以创造出更好的内容产品。他还以数传集团的出版实践为例,强调了高质量数据的重要性。
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以“迎接AIGC时代 保护数字版权”为题发表了演讲。他表示,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发展带来了数字内容产业的新机遇。作为新的生产工具,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能够解放数字内容生产力,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满足多个领域海量用户的不同内容需求。他认为,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存在无法保证生成内容的质量和准确性,对数据的违法使用和滥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各国都在探索用法律法规的方法保证用于人工智能训练的数据合法合规。他呼吁通过进一步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训练数据立法、加强现有法律框架下的数据司法保护等方式,保护数字版权,开启生成式人工智能版权生态新格局。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主任沈阳首先分享了他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未来趋势的看法。他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未来将具有多模态、推理及涌现等能力。大语言模型在训练、提示和生成方面都需要考虑版权问题;对于大模型产生的数据,可以考虑采取差异化的版权保护措施。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版权保护,他提出了“最小版权识别单元”的构想,即识别文字作品或者图像作品相似度,首先将其分割为最小颗粒度,通过构建评价参数体系,划分视为侵犯著作权的参数范围,从而批量数据化、规范化审核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权益归属。关于创作主体的确定,他认为需要视人工智能在创作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而定。
澜舟科技创始人兼CEO、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周明以“大模型促进行业数智化”为题分享了他的观点。他认为,以ChatGPT为标志的大模型产品,代表着语言理解、多轮对话、问题求解进入了一个可实用的时代,有效解决了自然语言处理中任务碎片化的问题,大幅度提高研发效率,标志着自然语言处理进入工业化实施阶段。但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在专业领域的落地使用并不是简单的事,在他的构想中,需要进行三个层次大模型——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任务大模型的训练,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才有可能逐渐从通用走向专用,大幅度提升个人和企业的工作效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卢海君,北京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一庭副庭长朱阁,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中国科技法学会人工智能法专委会执行主任刘朝等嘉宾围绕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版权司法保护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看法。
活动现场嘉宾合影
活动最后,中文在线常务副总裁谢广才代表中文在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人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等26家单位宣读了倡议书,旨在通过倡议形成版权行业共识,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共建繁荣可持续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93.1万人通过爱奇艺、抖音、快手、百度、咪咕、搜狐、网易、哔哩哔哩、微博、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观看了本期活动的同步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