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地方科技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自建社四十余年来,取得了丰硕的出版成果,出版的300多种图书获得各类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及入选重点图书扶持项目。
近年来,融合出版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亦在积极探索融合转型之路,力求突破传统出版的圈层壁垒、寻找突破创新的契机和窗口。
实际上,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技术要素与知识生产、内容传播的深度融合。然而,技术短板往往是传统出版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难点。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通过与出版服务领域的AIGC技术服务商数传集团合作,不仅克服了技术短板,还构建了全新的融合出版平台,推出了一系列兼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精品力作,展现出在融合出版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弯道超车的潜力。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是如何通过学习新技术、借力新技术,在融合出版领域大放异彩的?近期,数传集团品牌部对话了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副总编辑单志强。
从“现代纸书”到知识服务平台
传统图书附加值显著提升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在数字融合出版方面布局较早,从2012年就开始系统性地整理和积累具有自主版权的图书、文字图片、音视频及3D数字模型图片资源,为数字平台建设及资源利用奠定基础。
“从2020年起,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就与数传集团在RAYS现代纸书、‘一书一码’出版大数据系统、元宇宙图书及AIGC数字伴读—‘小达’(全息形象)等多个方面展开合作,补齐在技术方面的短板。”单志强说道。目前,双方已共同推进了约400种图书项目的立项与落地。
在RAYS现代纸书的合作上,单志强认为,RAYS出版融合云平台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字资源以及实现精准的读者交互,极大地助力了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群体。“许多读者反馈RAYS出版融合云平台界面设计简洁明了,易于导航。在内容方面,RAYS出版融合云平台基于每本图书,为读者提供多领域、多样化的数字资源服务,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同时,平台在互动性上表现出色,众多读者利用平台的互动功能进行评论和分享,与其他读者及作者进行交流,增强了阅读体验。”
不仅如此,RAYS出版融合云平台上的读者数据也为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带来了诸多益处。这些数据构成了出版社优化出版策略、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坚实基石。“通过这些数据,编辑可以更好地识别目标读者群体,深入了解不同读者的需求和兴趣,以便推出更具针对性的书籍。这些数据也能助力编辑进行精准的市场营销,他们可以向特定读者推送个性化的推荐和促销信息,显著提升营销效果。同时,基于收集到的读者反馈信息,编辑能够持续优化书籍的内容、设计及整体阅读体验,并且直观了解到哪些书籍或主题备受关注,进而决定未来的内容开发方向。”单志强说。
通过整合RAYS出版融合云平台上的视频、音频、额外阅读材料等多媒体内容,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进一步增强了纸质图书的附加值,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阅读体验。
2021年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开始搭建《点阵式数字资源知识服务融合出版平台》。平台是吉林省“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项目中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出版与融合发展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使碎片化的数字资源在不同终端多次使用。平台有两大主体:“一书一码”出版大数据系统、元宇宙知识服务平台。其中“一书一码”出版大数据系统的子项目“好好唠科——少儿科普知识服务平台”,成功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3年度出版融合发展工程”。
“好好唠科——少儿科普知识服务平台”入选证书
单志强表示,“该平台利用数传集团的技术赋能使碎片化数字资源在不同终端得以多次利用,极大地提升了数字资源的可用性和价值,实现了内容生产模式、运营模式的革新。”他解释道,平台以青少年群体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构建、学习服务为核心,提供图书、音频课程、短视频以及社群等跨平台的内容输出,通过二维码将多种服务群结合起来,为青少群体构建了关于自然科学的系统性知识入口,涵盖天文、动植物、古脊椎等几大类,使数字资源的使用更为垂直、高效。截至目前,该平台已立项图书达570种,其中344种图书已成功出版,并在不同套系中销售情况表现良好。
“元宇宙图书项目”应用
屡次斩获国家级大奖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要求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传统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等正逐步从现实拓展到线上,元宇宙为此开辟了新路径。
“元宇宙生态对内容创作、内容衍生、版权要求十分依赖,而出版单位在内容方面占有很大的先天优势。除了国家层面对元宇宙产业化发展的指导和支持外,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也希望为读者提供更有趣味、阅读体验更丰富的融合出版产品,也是抢占元宇宙产业布局先机,开拓一条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盈利渠道,为数字化转型打下良好的基础。”单志强表示。
“比如,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与数传集团合作对社里传统纸质出版物《大科学家讲小科普》系列图书进行加工和制作,上线了数字增值服务,首次实现了线上数字版权收益,也制作完成了‘元宇宙图书项目’应用。”单志强说道。该项目正是在“元宇宙图书”概念提出的节点上应运而生,也是国内打造的第一本元宇宙图书,入选“首届虚拟现实新闻出版创新应用案例”优秀案例。初次的元宇宙图书尝试,为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后来的一系列元宇宙资源开发合作项目奠定了基础。
《大科学家讲小科普》
项目基于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重点科普图书,针对图书中的内容和场景通过5G、区块链、大数据、虚拟现实等创新技术,让读者通过穿戴式设备立体化、沉浸式地感知书中世界。纸质书的内容被二次开发,形成图书价值的有效转化,使图书销售能力和营收能力变强。从平台上线到现在,已经有19个品种的图书应用在此融合项目当中。
谈及该项目获得成功的因素,单志强表示,一方面基于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勇于尝试新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这种前瞻性的视野与实践精神为项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项目能顺利落地并取得成效,离不开数传集团元宇宙出版平台的支持,双方合作推动了项目的快速实施与高效运营。“该项目的陆续获奖,也提振了全社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信心,更重要的是,从项目上线以来的使用和反馈看,已经达到甚至超出了当初启动项目时的预期。”单志强总结道。
定制AIGC数字人“小达”
积极开发衍生阅读产品
“小达,给我讲一个有关地球的故事吧”“小达,给我总结一下这本图书的核心内容”……在今年5月举办的首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上,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AIGC数字人“小达”首次公开亮相,便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AIGC数字人“小达”是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与数传集团合作推出的智能伴读产品,由数传集团根据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特色量身定制。单志强表示,读者反馈使用“小达”作为图书伴读后,孩子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即时针对书中内容提出疑问,“小达”则迅速给予解答,这对孩子更好的理解图书内容起了很大作用。“我们的图书在加入‘小达’后,增强了互动性,让阅读体验更生动有趣。读者可随时提问并获得解释与建议,增强参与感。同时,‘小达’还能根据读者偏好和阅读习惯,提供个性化推荐和引导,提升阅读满意度。”
计划开发的“小达”智能伴读玩偶
据单志强介绍,AIGC数字人“小达”形象打造的非常成功,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计划围绕“小达”形象开发一系列文创及智能产品。比如计划开发的“小达”智能伴读产品,内置人工智能音箱和芯片,孩子可以通过对话形式(如触摸玩偶的手并说“小达我想听个故事”)直接与其互动,无需通过手机或屏幕,实现从云端到线下的对话体验。“我相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人还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在出版行业落地,为融合出版和文化数字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自上而下”拥抱人工智能技术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出版业数字化变革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单志强认为,出版单位的融合转型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技术进步、消费者行为变化以及市场环境的演变。“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这一趋势促使出版单位需要积极培养具备数字化思维、能够熟练掌握出版行业数字应用技术的创新型人才。”
单志强强调,人才培养,需要定期的组织相关人员走出去,参加线上线下的各种展会和培训班,长见识,开眼界。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格外重视数字出版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从2021年成立了专门的数字出版编辑部,也是从2021年开始在数字出版工作上着重发力。“比如,社里会积极参与出版融合编辑创新培训,深入学习新技术。通过培训,编辑在数字出版、内容营销、数据分析以及创新思维等方面的专业技能都得到了提升”。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数字出版编辑部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成效显著,据单志强介绍,在由数字出版智能服务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武汉·国家出版融合数据共享研发基地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出版融合技术·编辑创新大赛中,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荣获“出版融合·年度组织奖”,《孩子一看就爱上的科普小百科》则摘得“出版融合·年度数智作品奖”。
谈及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下一步发展,单志强表示,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将明确定位、强化品牌建设、注重内容质量、丰富出版形式,并实施精准的市场营销策略,以全面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当然,我们后续还会继续加大与数传集团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第一,基于目前已经合作的‘现代纸书’业务,社里会加大合作的图书品种以及图书品类,进一步扩大双方合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二,基于元宇宙图书项目,未来社里会进一步加深元宇宙出版项目体系的建设和布局,以科普图书作为首要发力的重心,逐步打造独特的元宇宙产品体系。第三,基于AIGC数字人‘小达’项目,未来计划将‘小达’打造为社里重点IP,赋能全社图书线上读者服务体系以及衍生文创产品开发。”单志强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