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区 天津专区 河北专区 陕晋甘蒙青专区 鲁新宁专区 湖南专区 江西专区 豫鄂专区 皖苏专区 沪浙专区 东北专区 西南专区 华南专区 福建专区

编辑说 | 做嫁衣的90后编辑,和她的做书理想

2025-03-05 23:14:31


蔺洁,远方出版社编辑。2020年起接触出版融合,目前已在RAYS出版融合云平台完成5本“现代纸书”的制作。今年,是她从业第11年。过去十年间,有磨练也有收获,有执着也有彷徨。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聆听她从出版萌新到优秀融合编辑的成长历程。

做嫁衣十年,还要继续吗?


2012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编辑出版专业(数字方向)的蔺洁,进入远方出版社做图书编辑。然而,这份整天与文字打交道的工作,却远没有课本学习那样丰富多彩,用压力大、加班多、工资低概括再合适不过。
 
蔺洁暗暗为自己鼓劲:万事开头难,要为理想坚持。“我非常享受自己编辑的图书印刷完成后,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满足感。”她说。


蔺洁这一坚持,就是整整十年。期间,不少从事出版的同学陆续转行,换了高薪工作。蔺洁羡慕了、犹豫了,身边也常常有人劝她,“为什么非守着这行,不值得”。

 

不值得吗?在她看来,编辑就是一群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人,心甘情愿藏在纸张背后,为作者做嫁衣。要想做好编辑,就要热爱文字、乐于奉献。

 

这份热爱让蔺洁最终坚定地说出:“值得!”


“我唯一的准备,就是心理准备”


2020年,在一次RAYS系统培训中,蔺洁第一次接触“现代纸书”,这个全新的概念让她跃跃欲试又心生畏惧。高兴的是,大学主攻数字出版的她,这次终于有机会实践;担忧的是,多年来出版技术的革新翻天覆地,学过的东西早就过时了。

 

蔺洁明白,想要创新,首先要过自己这一关。“困难有什么可怕的,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能迈出第一步,就是成功。”于是,她尝试从零开始制作“现代纸书”《不为人知的李清照》。

回忆当时做书的情景,蔺洁说:“我也不知道融合出版需要准备什么,我唯一的准备就是心理准备,为自己打气。在RAYS平台策划编辑手把手的指导下,一步步摸索前进。为这本书配备的有声书、短视频、图文、音频、诗词接龙、社群功能等,我都仔细设计,然后依托RAYS平台丰富的资源得以落实。”

扫码体验《不为人知的李清照》数字资源


2023年2月,《不为人知的李清照》被中华读书报评为“出版融合优秀图书案例”。成功做完这本书后,蔺洁最大的感受就是,融合出版是一个充满乐趣与挑战的过程,只要走出思想束缚,就能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不反复折腾,就没有现在的《钟馗》


翻过“第一座山”后,蔺洁趁热打铁,决定将手上正在推进的传统图书《钟馗》,改为融合出版项目,这意味着原本的策划都要被推翻。


“一切都要重新来过,为了更好地与数字资源融合,我与作者沟通,将图书内容呈现为一个个小故事。接着,我联系到一位国画系副教授,约稿20幅钟馗作品。然后,按照新的内容和形式,重新设计版式、封面和装帧。”

谈及《钟馗》的制作,蔺洁的话匣子顿时打开了。“搭建数字内容比我想象的困难很多。我对匹配度的要求非常高,必须100%。这就导致内容迟迟无法确定,前后两次方案都被我推翻了,最终呈现的是第三版方案。同时,我也开始尝试自己制作内容,录制编辑推荐、文字作者推荐、绘画作者推荐、作者寄语等视频。最终,经过融合改造后,《钟馗》从原来100页左右、黑白印刷的纯文字小册子,变成了现在这本彩色印刷,集电子书、画作、影音、论文研究和交互功能于一体、多维度呈现的融媒体图书。”

 

蔺洁谈到,此番融合改造深度体现了传统文化的质感,让读者全方位感受到书籍魅力。作为责任编辑,从最初的“两眼一抹黑”到主导融合内容的制作,她坦言RAYS平台为自己带来了飞速成长。“现代纸书平台提供了很多应用和数字资源,丰富了纸质书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为融合出版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内容支持。平台使用便捷、易于学习,对编辑制作融合出版图书非常友好。同时,平台也为读者带来了更加多元、立体、趣味性的阅读体验;搭建读者库,加深了我们与读者之间的联系,便于我们直观准确地了解读者需求。”


“我就是一个小编辑”


“我就是一个小编辑”,这句话蔺洁时常念叨。


可“小编辑”也有大理想,“小编辑”照样能成就一部部好书,关键是敢想敢做。正如蔺洁所说,从传统出版向融合出版转型,最难的是转变思维。


纵有想法千万,不如实践一本。其实,做书不只是做“嫁衣”,更是做理想。正是这份理想始终指引、鼓舞着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凡。